当前位置: 首页 >> 光荣榜 >> 工会 >> 正文
不经一番寒彻骨 哪得梅花吐芬芳
──记十大优秀教师胡松涛教授
胡松涛教授,现任我校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翻开他的荣誉档案,钦佩之情油然而生——“青岛市首届百名优秀引进人才”、“青岛市劳动模范”、“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员”、“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青岛市青年科技奖”、“四方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校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校青年骨干教师”、“校学术带头人”、“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荣誉称号,同时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主编著作两部,并担任山东热力协会委员、青岛市制冷学会理事长、青岛市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高级专家协会会员等学会职务……“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吐芬芳”!这些荣誉和成就的获得不是偶然的,它是辛勤劳作的回报,是锲而不舍探索教育真谛的收获,是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爱岗敬业,甘为平凡
胡松涛教授从没有离开过校园:1990大学毕业于我校,结束四年本科学习后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攻读完硕士、博士,于1996年博士生毕业后又回到了我校任教。
做教师是胡教授一生无悔的选择。博士毕业时有许多科研单位、大企业、大公司抢着要他,但他都拒绝了,而是选择当时还较为清贫的教师职业。至今他还记得自己的博士生导师说过:“看到自己的学生超过自己,比什么都欣慰!”,言语中老师对学生的那份期待、那份无私的关爱,深深地感染了他。他自己在心里说:要当就当一个好老师!他经常说:“在国家这么重视教育的大环境下,在科教兴国的今天,能够拥有在大学任教的工作岗位,能够通过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这样实实在在的工作,为国家培养人才是自己的幸运!我真的爱我的学生,喜欢和他们在一起,快乐着他们的快乐,这份心里的满足不是用任何物质的东西来衡量的!”
他认为做教师,是一个富于挑战的工作,学生情况的不断变化,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都要求教师不断进取,走在时代的前沿,仅仅做到“予人一杯水,己有一桶水”是不够的,应使自己成为源头活水!因此,在紧张的工作期间,他又完成了博士后流动站的研究工作。他不以高学历自居,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在学生眼中他是一个永远在学习的人,可以说是汗水和智慧成就了这一切。
授之以渔,锐意创新
由于时代的进步,教师的任务不能仅仅停留在讲授知识的层次上,古人云:“临溪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要想让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立足,给学生以“鱼”,不如给学生捕鱼的本领,即给学生以“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基本的专业知识外,着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时刻关注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将有争议的观点介绍给学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积极争取机会让学生接触到工程实际,增长实践经验。
针对建筑节能的大环境,适时地开设了《建筑设备运行与管理》这门课程,并自己编写教材,在授课过程中不是干巴巴地讲解专业理论知识,采用“生动、灵活、贴近工程实践”的授课方法,针对具体工程实例,请学生在课堂上当“工程医生”,引导学生剖析实际空调系统的弊病所在,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先提出几种可行方案,主动收集查阅资料,在课堂上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后再逐一对比分析各种方法的经济技术合理性。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演讲能力,很多没有选修这门课的同学有时间也爱来旁听,以开阔自己的专业知识面。
同时,积极让本科生参与本专业科研工作,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书本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增加感性认识。对此曾经带领学生进行了历时近两个月的实地调查,考察青岛市大型民用建筑空调系统运行管理状况。使学生通过切身体会认识到:“书本知识是一方面,不是绝对因素,关键是要与实际工程打交道,从而使理论得到较好的应用,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也有利于形成科学的经验。”经过这样的锻炼,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另外,组织有兴趣的本科生积极进行科技创新,进行了《正交试验法在低压人体热舒适实验研究中的应用》,这是我国首次展开在高原特殊环境中人体热舒适的研究工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内容之一。其中涉及传热学、空气调节等专业知识,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科研动手能力,而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实验设计及数据处理对学生而言是平时没有接触过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从实验设计、实验台环境控制、实验仪器的使用等各环节进行手把手地培训,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了解专业前沿课题,掌握了科研实验基本方法,科研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参与该课题的本科生中有的已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学生反馈意见很好。
作为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教学也是胡教授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当时成为硕士生导师时,他刚刚博士毕业,仅30岁。他思想活跃,敢于创新,针对研究生的教学特点,他采取了灵活的授课方式,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学习提纲,大致讲解教学内容,然后让每个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以专题汇报的形式组织课堂谈论、辩论。开始有的同学很腼腆,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他强调,做研究,不仅是自己埋头钻研,更重要的是让别人能够理解并接受你的科学观点,项目才会有实施的可能,因此明确清晰地阐述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样重要。经过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科研表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现在胡教授指导博士研究生五名(已毕业一名),指导硕士研究生26名(已毕业15名)。
天道酬勤,团结前进
他潜心研究、忘我工作、成果丰硕,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20篇次,承担及已完成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1项,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1项,山东省教育厅项目1项,山东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1项,“863”课题子课题1项。
胡松涛教授搞科研注重创新,探求科技前沿问题,能够敏锐地把握新技术、新动态,然后组织科研实施。结合我国当前的建筑节能和绿色奥运的大背景,在青岛市发电厂,他完成了我国第一个海水源热泵供热供冷示范工程,这项技术在青岛市奥帆赛媒体中心的设计中得到了应用,国外的专家参观完该工程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青岛法制教育基地成功地设计了土壤源热泵空调系统,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反响,并为媒体纷纷报道;针对我国高速列车国产化的需求,他主持完成的《300km/h高速列车新型空调系统的动态仿真与研制》是铁道部与国家计委下达的“863”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随着我国高速列车的批量生产,项目的研究成果最终可实现产业化,应用前景广阔,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鉴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社会发展需要,开展了青藏铁路客车制氧补氧装置的研制,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展开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进行高原低气压环境条件下人体热舒适的相关研究,同时参编《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2007》、《海水源热泵技术规范(修订)》等规范的编制工作。……可以说,胡教授着手研究的这些科研项目都闪烁着他的智慧和创新精神。
从事科研工作,离不开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和刻苦的钻研精神。胡松涛教授不怕苦、不怕累,克服了种种困难,没有条件就自己创造条件,他一手设计、施工的多功能通风空调综合试验台已经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正是这种探索的精神,使他爱上教学和科研,他每天热情不减地工作十多个小时。他就是这样在忙忙碌碌中,充实而愉快的度过每一天,他说,只有深入下去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爱上教学和科研,也才能不怕困难和挫折,耐得住劳累和寂寞。
胡教授一直强调团队精神,他说不会与人合作,将一事无成。这些成就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他提出 “7T”法则,即Team(团结协作)、Test(勇于探索)、Truth(探求真理)、Think(善于思考)、Tough(坚韧开朗)、Trend-set(标新立异)、Technology(立足实用),建立了浓厚的实验室文化,形成了一个团结的整体,也才有了今天的硕果。
十大优秀教师胡松涛教授获奖感言
作为一名暖通专业的教师,心里是很惬意的。教师是一个令人自豪的职业,因为她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一个永远年轻的职业,因为她是年轻人的园丁;教师是一个充满激情的职业,因为她为青年人灵感激情的碰撞提供了乐园;教师是活力四射的职业,因为她的身边聚集了一群充满朝气的莘莘学子;暖通专业的教师是一个快乐的职业,因为她是人类春天的工程师。
我感谢我的父母和老师将我带入暖通专业教师的行列中,我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一个人生的大舞台,我感谢各位老师和我的学生们给予我的快乐环境!我热爱我的母校,我热爱我的职业,我热爱我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