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光荣榜 >> 工会 >> 正文
深植学高德厚心,力拓教书育人路
——记十大优秀教师谭继文教授
谭继文,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机械工程学院院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山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机械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省机械设计及理论重点强化建设学科及泰山学者设岗学科关键岗位带头人,青岛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博士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主要方向带头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负责人等。在近30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学高品正,治学严谨、求真务实,在学院和学校的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管理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科专业建设:“业贵精专深思研”
他自2005年任院长以来,带领学院领导班子围绕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发展核心,坚持走“学科专业课程三结合,着力培育发展特色”的学科建设道路,实施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建设“层层推进,四位一体”的学科专业建设规划,亲自带领并指导教师投入到教学研究与改革中,使学院在重学科点、特色专业、课程改革、实验室建设等学科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实现了突破性发展,取得了累累硕果。
在学科点建设中,成功主持申报“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博士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2005)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9);主持申报的“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获批为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设岗学科及山东省重点强化建设学科(2006);
在特色专业建设中,主持建设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先后被评为山东省首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06)、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牵头建设的成教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为山东省品牌专业建设点(2009年);
在课程改革建设中,所主持的《数控技术与数控机床》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主编《机械电子学及其应用》等教材4部,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改革”和“《机械原理》课程的全面改革”分别荣获山东省教改成果二、三等奖,得到专家一致好评。
在实验室建设中,主持建设的“机械设计与制造实验室”获山东省重点实验室(2006年),“能源与环境装备实验室”获山东省重点强化建设实验室;并成功申报“工业流体节能与污染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8年)。此外,依托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于2009年在学院挂牌成立“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青岛示范中心”,为学院学科与专业建设提供了研发孵化平台,为山东半岛地区搭建了“产品创新与快速制造公共支撑平台”。
教育教学实践:“授业解惑贵有道”
他长期工作在教学实践第一线,连年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以及各类实习,先后为本科生开设了《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虚拟仪器》、《数控技术与数控机床》等课程,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开设《神经网络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学》、《现代检测与系统》、《机械工程前沿》、《机械振动学》、《模糊诊断》等课程,目前指导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11人,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名,每年承担的教学工作量都在400学时以上。更为重要的是,在纷繁的教学工作中探索形成一套特色性系统教学方法,因教学思路常创新、教学实践有效度而广得师生赞誉。
强化系统教学,学研联动。提出并实施“针对性强化与整体性联动”教学模式:本科生教学强化“专业基础能力”,以科技竞赛活动锻炼为载体;硕士生教学强化“研究性学习”,以实验室项目研究为平台;博士生教学强化课题性研究,以课题研究与应用为重点。此外倡导设立科技创新团队、研究生助理、博士讲坛等,通过一系列举措实现了学院本-硕-博教育的上下承接与科学联动。
注重思路引导,授之以渔。坚持“合理分配学时、讲透基本知识、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工程应用”的授课思路,强化学生对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的理解、把握、运用。在《数控技术与数控机床》教学中,与实验室教师一起进行综合设计性实验,引导学生学会用整体、系统的观点进行学习、思考、操作,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充实授课内容,兼容并蓄。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国内外技术发展动态,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组合,坚持“授课内容基于并高于教材”要求,发挥“有限学时,无限信息”效应,努力使学生能在有限的学时内实现知识量、信息量的最大化。例如在《机械电子工程学》授课中引入新知,增加了许多现代前沿技术内容和案例,使学生开阔视野、开拓思路,在专业学习中能够“与时俱进”;在《神经网络理论》的授课中结合机械设备建模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更重视模拟体验与实际应用;其授课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名列前茅,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优化课程设计,创新为本。对课程设计题目和设计过程进行改革,注重选题切入,注重现代设计方法的应用,注重与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使学生能够开拓思维进行多角度、创造性设计。此外,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培养创新思维与探索精神,指导学生参加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参赛作品连续三年每年斩获大赛一二三等奖,同时07、08年还分别荣获优秀组织奖、特等奖。
人才教育培养:“材尽其能料成型”
为适应新发展态势下的人才培养要求,在其领导和主持下经过广泛深入调研以及反复研究讨论,对机械制造、材料成型、测控技术等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了系统性修订,形成了更加成熟完善的《机械学院各专业培养计划(09版)》。
在人才培养中注重“改革—渗透—优化”层层递进,一方面强化专业能力的系统培养,以机械工程中教学和实践中“基础设计、创新设计、工程设计能力”和“学习、创新、动手、知识运用、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作为专业建设的总目标;另一方面强化教育改革成果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将课程改革、实践性教学改革、教学手段改革等成果等渗透融入新培养计划;在以上基础上致力于对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群的全面优化,建立和完善了新形势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为学院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和学科专业发展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强化了重点,充实了内涵。此外,主持“基于国际工程认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两个省级教研教改重点项目,对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
科研深化工作:“源头活水清如许”
在长期从事的机械制造、机械电子方面的教学科研及其管理工作中,始终秉持“教而尚思、思而重研,研而有进、进而有实”科研思路,不断强化科研能力,提升理论深度,融合社会需求,发掘应用价值,一系列科研成果如源头活水连续不断: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省部市基金及科技计划项目20余项;在煤矿、矿山企业推广应用科技成果3项;获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奖5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出版学术著作3部、教材4部,主审教材2部;发表论文50余篇,EI收录8篇。所编著的教材在同行院校推广应用并获山东省优秀教材二等奖。目前主持国家、省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教研教改项目等5项。
管理服务工作:“静水流深和谐生”
作为院长,在对学院师生员工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坚持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科学管理;注重民主化、人性化、和谐化的全面服务,以身作则强化责任奉献,言传身教促进整体和谐。关心和扶持青年教师发展。在教学、科研、生活等方面亲自指导年轻教师,毫无保留地传授教学方法、经验、技巧,使其尽快进入成熟的教学状态;创造条件鼓励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提供机会支持教师攻读学位、出国深造,形成的以中青年博士、教授为骨干的年龄、知识、职称、学历等结构合理、稳定和谐的教师队伍,为学院各方面工作的整体和谐奠定坚实基础。关心学生学习生活状况。在自己专业教学基础上渗透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思考做人与做事道理、指导学生处理学习与活动关系;同时经常百忙之中深入到学生中间,关心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发展状况,解决学生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困难,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学识、真诚的关怀教育赢得了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戴。
深植学高德厚心,力拓教书育人路——凝结着一个学院“机仁成德,械思成行”的深厚传统,凝结着一名教育者的内涵品质与全面风采,谭继文院长始终坚守这一信条,为学校学院的改革与发展,为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不断创新思路、贡献力量。
十大优秀教师谭继文教授获奖感言
获得十大优秀教师的殊荣,感到十分高兴。真诚的感谢学校各级领导、同事、同学们对我的信任和认可。从教近30年,期间的辛酸苦辣,付出的努力和收获的快乐,只有自己能够深深品味。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不求能将自己的姓名和音容留在同学们的脑海里,不期待优厚的物质回报,而唯有能将优秀的品德和知识永远融化在学生的血液里,留存在人类的繁衍中,是我最大的希望。常常记起我读书时老师对我的教诲:师品树人,师德育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投入大量的精力。如何奉献学科建设、做好自己的学问,将科学前沿知识融入教学,并在教学实践中,深入浅出、幽默风趣地给学生讲解清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是我一直的追求目标。
我深知,教师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以自身的模范行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使人感到欣慰的是,作为教师所得到的精神回报是其他职业所不能比拟的:看到学生因听了自己的讲授而获得了新的知识,因得到自己的帮助而取得更多的进步,因受到自己的影响而端正了人生的态度,心中倍感教师是一个不平凡的职位,这其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包含着许多伟大的精神。每当看到学生的一步步成长,一点点成熟,我心中都会油然升起一丝安慰,使我更加坚信自己的职业选择是正确的,我将坚守我的教育工作岗位,希望在平凡的教师生涯中,有更多的学生能因为自己的影响而成为不平凡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