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光荣榜 >> 工会 >> 正文
兢兢业业二十载 一片丹心映师魂
——记十大优秀教师郝赤彪教授
在青岛理工大学宽敞明亮的建筑馆里,经常能看见这样一个消瘦但却洋溢着活力的中年人:他弯腰拾起墙上掉落的展板,再小心翼翼地将它一点点重新固定;他为人谦和,穿梭在教室之间,总是面带微笑地示意同他打招呼的同学;他热心地来到学生的课桌前,亲自为他们勾画草图,启发灵感。
他就是被评为2009年度十大优秀教师之一的郝赤彪教授,他二十年如一日地为学生辛勤的工作着,一路且行且歌,身后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了不平凡的人生。
献身教育——衣带渐宽终不悔
常言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郝赤彪教授深爱他的学生,1990年从合肥工业大学硕士毕业来校任教以来,一直承担建筑学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总是年年超额完成学院规定教学工作量。多年来,他一直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将一片炽热的心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学生。
一个人做好工作不仅要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离不开感情和爱心的投入。他经常在课下与学生交流,理解学生的意见和心声,征求学生对自己教学方面的建议或要求,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他耐心解答、正确教育和引导,鼓励学生珍惜求学时光、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阅读优秀书刊,这些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常对同学说:“哲学方面的书,弗洛伊德的书对我们当时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专业方面的哪本都会受益,大部头的书要看,不过同时提倡同学们平时多看一些杂志,茶余饭后就能读一篇完整的文章。但只看书不做设计是不行的。”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具体工作中,他把好教学环节中的每一关,工作态度端正。备课详尽、细致,精心设计教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掌握教学节奏。在课堂教学这一最重要的环节,他以知识的传授为根本,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总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他概括地说:“大一着重培养兴趣、培养耐心和对专业的敏感度,大二培养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三年级技术开始渗透,大一大二的花拳绣腿拿来用就不合适了。四年级的时候培养全方位的专业能力。到了大五,就是进入社会前期的一个实践,是综合提高综合整合的一个过程。这每一阶段都很重要,我们老师要指引好,学生要努力学好。”
在他的日程表上,没有寒暑假,没有周末,经常早出晚归;在他的概念里,没有工作内外之分,没有是否加班,他乐于为教师和学生服务,兢兢业业。他每年会为学生作学术报告二到三次,对学生的课外专业辅导则难以计数。扎实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深深感动和激励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学生的心中他是一位好老师,在教师的心中他是一位好同事。
他的学生用累累硕果回报了郝老师的无私奉献。作为学院参加各类竞赛的主要组织者及指导老师,他指导的学生于1999年在21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获得了“二十一世纪的城市住区设计”世界大学生设计竞赛优秀奖,排名世界第十一位;自2006年参加全国高校大学生建筑设计优秀作业观摩与评选活动以来,四次获奖数量分别位居全国第四、第三、第二、第二,累计获奖27项,获奖总数位居全国前列;指导参加2008年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汶川大地震都江堰纪念馆建筑设计”中获得二等奖1项,优秀奖7项,荣获组织奖一等奖,彰显了学生胸怀祖国、勇担社会责任的时代精神;2009山东省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获奖3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获奖总数位居首位。2009“中联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中获得三等奖1项,优秀奖3项。
扎实工作——勇立潮头唱大风
作为学院的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学院的各项工作,提升办学实力,推进学院科学发展成为他追求的目标。
以评估促建设,以评估促发展,在他的努力下,2006年,建筑学专业顺利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的评估,并且通过评估提升了办学实力和水平,为学科发展赢得了空间。2010年,学院再次顺利通过了建筑学专业评估。
2007年,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建筑学专业成为省级特色专业。2009年,建筑学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中心被批准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建筑学院呈现出多学科、宽领域的立体发展态势。在教学实践和为地方城市发展服务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了学科发展特色——“滨海、山地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导师组负责制,凸显教学特色,有益于提升教学质量。在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中,对二至五年级学生设计课教学实行导师组负责制。在按要求完成一般性教学内容的同时,导师组可自主组织课程实施方式、针对学生个别辅导,并可按需自主聘用相关方面专家授课,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个性化学习需要。这种模式激发了老师与学生的责任感,进一步突出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个性化发展的培养和促进。
他还积极而广泛地拓展国内外院校和设计院所的友好合作关系,深化对德交往、拓展日韩合作、加深与国内专家交流。与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韩国光云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学术科技交流。
潜心科研——玉壶冰心写诗魂
他也是一位出色的建筑师,他的建筑设计作品曾获得过国家级、省、市级多项奖励。他的设计作品遍布山东多个市县,涉及新疆、海南、安徽、福建以及国外,如北川羌族自治县体育中心、诸城市影剧院、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等。近年来由他设计的作品给学校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近千万元,社会效益数十亿。
提起他的作品,不能不提的就是我校嘉陵江路校区规划设计。在规划提出了“四轴四核”的规划结构,构建了簇群式发展的生态校园:各建筑组团成簇群式的发展,各簇团有各自的中心与交通及步行系统,形成相对独立、高效运作的系统空间。这个规划历时两年多,数十次修改,凝结了他对新校区的赤诚之情。
他一直认为,探索和创新精神能开阔建筑师的眼界,同时也指引着建筑师前进的方向。在认真完成日常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同时,惜时如金,克服多种困难,积极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努力保持、提高自己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他出版教材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完成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配合南水北调工程进行的省环保厅湿地研究中心、湿地水质检测站等科研项目受到高度评价。
光阴倏忽而逝,不经意间,郝老师已是鬓发染霜,却也是桃李满园。蓬生麻中,不扶则直。二十载兢兢业业,二十载玉壶冰心,他用汗水播种着希望,用赤诚浇灌着教坛,温润如玉的品格成就了一批批怀揣梦想的莘莘学子,成就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建筑学院。正如一位同学所说,“郝老师真是我们的好老师……”
十大优秀教师郝赤彪教授获奖感言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有机会获奖,我很高兴,也非常激动。此时次刻,我想用三个词来表达我的心情。
第一个词是感谢。我要感谢单位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信任、支持和鼓励,我由衷地感谢你们!
第二个词是自豪。人们常说,一粒种子,只有深深地植根于沃土,才能生机无限;而一名员工,只有置身拼搏创业的氛围,才能蓬勃向上!我非常自豪在人生的二十几年青春时光,在青岛理工大学这片沃土上度过。在她的培养、造就下,在领导的信任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我才得以成长,我人生的画屏上才涂下了一抹最绚烂的色彩。
第三个词是行动。为了感谢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信任,为了回报青岛理工大学对我的培养,我将把这份感谢与感恩化作行动,将自己的全部智慧与力量奉献给青岛理工大学,勤奋敬业,激情逐梦,努力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