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要求,持续加强和改进我院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我院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分工会紧紧围绕今年教师节主题和学校工会师德建设教育月活动要求,认真统筹策划,精心组织开展了系列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活动。
一、厚植尊师重道文化,营造浓郁教师节氛围
9月6日下午,学院在主教学楼一楼西报告厅隆重召开教师节庆祝大会暨学院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与全院教师、荣休教师代表一起庆祝节日。会上,为学院立德树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先进个人颁奖。颁奖结束后,为学院近5年新入职教师和荣休教师代表颁发纪念奖杯。会议号召全体教职工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七十年校庆为契机,砥砺奋进、踔厉奋发、携手前行,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及“双高”建设中贡献信控力量,共创学院更美好的未来!会后,学院全体教职工集体录制了祝福视频,衷心祝愿青岛理工大学七十华诞生日快乐,再创辉煌!
9月8日早晨7点,信控学子就在办公室整理起了鲜花与贺卡。“老师,您辛苦了!”“祝老师节日快乐!”。上课前,全体学生进行课前行礼活动,大家齐声喊:“老师,您辛苦了!祝您节日快乐”,并向老师鞠躬致敬。8点50分,第二节课前,电气222班张俊杰等学生代表代表全院学生为上课的教师送上鲜花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祝福。学院党委书记高洁代表学院询问了老师们的工作与生活情况,肯定了老师们在日常教学、科研等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赞扬了老师们甘为人梯、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高尚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对老师们为学院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向上课的同学们提出要求,希望他们尊敬老师,发奋努力、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之歌和精彩人生。同学们在课余、课堂间隙与老师拍摄暖心合影,一声声真挚的问候,一枝枝鲜艳的康乃馨,将真挚的感激与祝福送到了老师们心中。
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感念师恩 情暖社区”教师节祝福快闪活动在学生社区受到广泛热烈的响应。同学们把平时对老师的感恩与祝福,化作镜头语言“在线告白”。党员活动室、鼎新书院、致新工厂、心理工作站等公寓活动室,聚集了不少同学,其中不乏生活委员、寝室舍长、自我管理委员会等学生社区骨干和朋辈团体。“师恩所在,春晖普照四方;职责所至,不负老师嘱托。”在表达情感之余,大家也向老师们展现积极健康的生活状态,请老师们放心。活动吸引了公寓中心工作人员参加,与学生们一起借助社区活动的“传话筒”将祝福转给每一位老师。
在信控大楼一楼大厅的爱心贴纸墙上,同学们自发来到这里给老师写纸条送祝福。面对这张“教师节寄语”爱心墙,同学们都畅所欲言,写上了平日里不敢说但却想说的话。每张爱心小纸条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有的叙述了老师对自己的教诲和感动,有的记录了与老师之间最深刻的记忆,还有的表达了自己对老师最诚挚的谢意和祝福。这些小小的暖心纸条,句句纸短情长,让人温暖感动。
在微信平台上,发起了致全院学生的一封倡议书:我们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尊师重教,笃学敦行,立志成才,用最真挚的感情祝福老师,用最实在的行动致敬老师,用最优异的成绩报答老师。
在体育馆,同学们精心编排了手势舞《听我说谢谢你》,以舞蹈的方式向所有辛勤付出的教师们表达深深的敬意与感谢。
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作为学院庆祝教师节系列活动之一,学院分会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庆祝教师节师德师风知识竞赛活动,答题结合学校师德建设教育月活动要求,紧贴实际工作,题目内容涵盖应知应会、考勤管理、师德师风建设等内容。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提高了教职工职业道德水平。
二、探索“三位一体”校庆育人模式,在践行育人使命中涵养师德师风。
注重文化引领,以文化人,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动学院内涵式建设。学院以逐梦合唱团为载体,参演青岛理工大学70周年庆典大会最后一个环节《歌唱祖国》;参演校庆文艺晚会男声合唱《无衣》和大合唱《向往》两个节目;逐梦合唱团师生原创音乐作品《沂蒙新唱》红色研学MV,视频展现了新时代沂蒙精神和人民群众为建设美好生活而不懈努力的精神风貌。学院邀请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青岛市作家协会主席铁流做客礼贤人文大讲堂作《红色文学作品中的民众力量》专题报告;学院辅导员参与制作校庆辅导员MV《青春的模样》,展现了“山水一程,天涯一方,牵挂的人终会相逢”的校友情;承办校庆主题征文“我与青理的故事”,引发广大校友回忆与青理的纸短情长;承办校庆活动周最后一个项目——现代京剧《东方大港》进校演出,共上师生思政课,被多家媒体报道。
注重价值驱动发展,以“爱校荣校,共谋发展”共同价值观为主线,通过院史展、信控大楼标识更新、推送返校邀请等多种渠道,广泛邀请校友返校、举行校友代表座谈会,共叙师生情谊,共商发展大计。据不完全统计,校庆纪念日当天返校校友296人。9月16日下午,学院在信控大楼206会议室举行“迎校庆,再相聚”校友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高洁,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曲良波,副院长赵景波,副院长杨世忠,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张英华、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秦臻及二十余名返校校友代表与会。9月18日下午,学院在信控大楼206会议室举行校友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高洁、院长田艳兵、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曲良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主任巩玉玺、辅导员张平,校友山东海科信息张华、周华壮、董黎、马石岩、李文虎、曹武,福建东西南北科技集团高勇、楚坤与会,校友们依次进行自我介绍,分享了毕业后就业创业经验,对母校的悉心培养表示衷心感谢,对学院的发展壮大由衷自豪,祝愿母校越办越好,表示一直关注母校的发展,感恩母校的教育和培养,愿意为母校的发展和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学院与校友们深入沟通,表示也会持续关注校友们的发展,愿意为校友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也欢迎校友们常回家看看,与学院多一些交流互动合作。
注重平台共享,搭建多方联络平台,整合校企、校友多方资源,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校友们纷纷慷慨解囊,助力学院在人才培养、科研服务、学科竞赛等方面的全面提升。校友郝春华捐赠30万元设备与学院共建“高端测量测试产教融合创新中心”。青岛海容捐资15万元设立海容奖学金,获邀参加倒计时一百天纪念活动。与校友企业山东海科和福建东南西北科技集团持续开展项目对接,助力学院学术创新与社会服务中心和研究生创新实验室建设,相关工作正在洽谈中。
在学术交流平台方面,为开拓师生学术视野,激发学术创新能力,培养高水平研究团队,学院主办了2023年“控制工程与数学”研讨会暨山东省研究生“控制工程与数学”学术创新论坛。邀请优秀校友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导范鹤鹤(计算08校友),360集团战略创新研究院院长董云鹏(计算03校友),青岛科技大学青年崂山学者徐凌伟(通信05)和南京大学硕士生导师尚可可(信控研11校友)等学者开展高水平专业讲座4场。
三、以“时代楷模”精神为引领,推进学院师德师风建设。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9月17日,由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承办,青岛市京剧院演出的现代京剧《东方大港》在青岛理工大学精彩上演,为全校师生呈现了一堂汇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新时代大国工匠精神与改革创新家国情怀的“思政大课”。
京剧《东方大港》根据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总设计师张连钢及其“连钢创新团队的真实事件改编。在欧洲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运营已过20年的2013年,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为补齐中国港口短板,奔赴欧洲考察,在遭受国外企业冷落、孤立与制约的背景之下,团队自主攻关克难,大胆走科技创新之路,以3年半的“中国速度”打破了西方技术垄断,自主创造世界奇迹——智能无人全自动化码头,并在技术领域实现了全面超越,领跑世界。
当晚,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领导及成员谢春虎、修方强、张常江三人出席现场,为青岛理工大学师生讲述“连钢创新团队”追梦、筑梦的动人故事。“白天满场地跑、开研讨会、反复分析论证,晚上千方百计查阅资料、修订源代码,“5+2”“白加黑”,夜以继日、攻坚克难,这是我们当时最真实的写照。”《东方大港》人物原型核心成员代表修方强讲到,只有自立自强,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核心技术和科技创新作为“国之重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为国家长远发展助推发力。
“在青岛港,最常出现的一句话是‘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这也是我作为理工人的心声。”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优秀校友与校外辅导员张常江说。“青年人既是自己人生的书写者,也是时代的推动者与历史的参与者,肩负着使命担当。要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干事创业,攻坚克难,才能收获成功与人生价值,推动祖国快速发展!”虽已毕业多年,作为全国青年岗位标兵的他仍不忘母校的谆谆教诲,他结合自身就读青理与工作后的经历,深刻解读“严谨,勤奋,求实 ,创新”的理工校训,鼓舞广大师生传承理工基因,发扬理工精神,将国家需要作为奋斗的方向。
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接下来,信控学院分工会将继续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和学校工会师德建设教育月活动要求,积极策划和组织各项主题活动,继续强化师德师风的建设,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教育报国初心,勇担筑梦育人使命。
部分活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