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建设 >> 正文
正道力行知识,绿叶闪亮价值
——记青岛理工大学十大师德标兵乐国林教授
乐国林,教授,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先后承担了8门本科和5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学生出勤率始终保持接近于100%;多次自费出资赞助学生班费,无偿资助生活困难的学生,其中有的被保送研究生,有的已成为知名企业的中层经理;先后主持国家博士后基金、山东社科等国家或省部级课题8项,获得省部级奖励5项,在CSSCI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还成为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刊物《管理学报》的匿名审稿专家……
2008年以来,乐国林教授始终牢记“授业之责、传道之德、师行之范”的担当,将“正道力行知识、专业成就梦想、‘绿叶’闪亮价值”作为厉行的执教理念,赢得了身边同事们的认可与学生们的喜爱,成为可亲可敬的师德标兵。
记授业之责,做学生心中的好老师
乐国林教授作为我校国际商务专业的负责人,在新专业创立伊始师资缺乏的条件下,带头接纳新的课程,仅2013年就承担了2门本科新课程。他先后为本科生开设国际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企业伦理等8门课程,为研究生开设人力资源等5门课程,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探索出“新鲜素材”穿插环节的创新和组合使用。
让每一节课都充满学之“趣”,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之“兴”,这是乐国林教授一直追寻的。企业伦理课极易给学生带来“枯燥乏味”、“道德说教”的感觉,乐国林教授便将课程内容与企业败德的鲜活案例、学生辩论相结合,为学生营造出“企业伦理就在身边、企业伦理重在行动”的真实感与紧迫感。今年,他又创造性地导入老子《道德经》与企业伦理的互鉴,丰富学生的伦理视野,激发起学生“国学管理”的兴趣。
此外,乐国林教授始终坚持着“课程进入生活、课程进入实践”的教学理念,结合自己多学科教学、长期参与企业管理咨询实践的特殊经历,每一堂课都力求“绝不照本宣科”、“能够扩展学生的专业视野”。
据同学们反映,乐国林教授的课程普遍信息量巨大,但更为贴近专业实际与社会生活。比如,在讲述“人力资管理”课程时,乐教授会经常将他经历过的单位面试场景再现给学生,将参与设计的企业薪酬改造案例搬上课堂,在吸引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兴趣的同时,也破除了“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在潜意识里的消极作用。
树传道之德,做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许多同学都认为,乐教授是一位严格而又不失亲切的老师。在开课或者考试之前,他总会事先与学生“约法三章”——保障80%出勤率、作弊等于不及格、找关系要成绩可耻。
“对于刚刚接触乐老师的时候,我们是敬畏远大于新鲜感。但渐渐地就发现,乐教授其实是很亲切的。”12级一位同学介绍说,乐教授总会不时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多种方式与同学们交流,聊起身边事、亲历事,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慢慢地,“我们也就理解并且接受了他‘严格、务实’的要求”。
乐国林教授还经常在不同课程中以“半认真、半玩笑”的方式要求那些“长期蹲守后排”的学生,“试坐”或常坐前排,以减少他们的“无关工作”。正是通过这样的诸多努力,乐国林教授所担任的课程本科生出勤率始终接近100%,课程一次通过率保持在87—92%。
乐国林教授认为,许多同学的问题不在学习能力上,而在于学习态度上。针对少数同学存在的诸多抱怨与厌学心态,乐国林教授会通过小范围座谈的方式,从学生个人兴趣及其能力出发,引导学生摒弃消极观念,积极创造属于自己的“大学故事”,鼓励他们敢于“做事业梦”、“做创业梦”。也正是源于乐教授这种正能量的帮助,先后有多位同学最终美梦成真:有的从消极厌学转变为积极有为考上了大型国有银行,有的从考研初试或复试无自信经过点拨辅导之后而顺利考上了名校研究生,也有的从想创业但不自信或毫无章法经过帮扶和探讨之后自己当上了老板……
立师行之范,做潜心育人的好榜样
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乐国林教授连续两年个人出资“补充班费”,通过举办班级趣味运动会的方式来增强班级凝聚力。如今许多学生毕业之后,仍然会时常通过电话联系,汇报最近的工作生活状况,谈起课堂上难忘的点点滴滴。
乐国林教授对同学们的毕业论文耗费了很多心血,在质量方面严把关口。每一届毕业生都会被要求加入论文QQ群组,乐教授通过定期网上指导会的方式与大家互动,其指导的学生论文一般至少修改4次方能定稿。
在做好专业教学之外,乐教授也紧抓科研,积极参加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通过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开阔自己的学术视野。并积极参与国家、省、市和学校各级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工作,为天津、山东和广东等地的企业提供着企业文化、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担任天士力集团、景芝酒业、青岛国信置业等多家公司的管理顾问,在科研、社会服务的道路上奉献着自己的知识与力量。
为了花朵与果实的事业,乐国林教授甘当绿叶,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与道德情操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默默耕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学高为师,行为‘师’范”的师德标兵模范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