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将“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争做兴校强校先锋活动” 提升到新的水平,进一步加强我院教师的师德修养,激发其立足岗位、奉献学生的工作激情与爱校、荣校和兴校的热情,11月16日下午2点,外国语学院邀请了2010年度优秀党员、我校十大优秀教师王振国教授,在黄岛新校区B214教室以“为师之道”为主题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全院教师和新校区其它学院部分教师参加报告会。该报告由院党总支书记董典同主持,学院副院长巩湘红、副书记郭兰成也参加了报告会。
讲座伊始,王教授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和温家宝总理有关“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的讲话为引,强调“教师要做到‘有教无类’,在教师的心灵天平上,给每个学生都应是同样重量的砝码”,“教学是份永远崭新的旧工作,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教学”。他认为,“老师要教好学生,先要教好自己;要改变学生,先得改变自己”。“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既是师长又是朋友”,老师必须“平等接近学生,真诚了解学生,真心帮助学生,耐心倾听学生,和学生交朋友交心”。为此,在学识上,老师要精通专业,善于归纳总结,长于提炼知识;要静心读书,给学生树立榜样;要有境界,在自身追求无限的基础上,激励学生。在行为规范上,老师要有美好灵魂、从自己做起、巧干实干,要研究规律、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教学生活中,老师首先要创新教学,教学生学会学习;其次要砺练修身,教学生学会生活;解惑答疑,点拨学生;要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贯穿于教学之中……总而言之,“作为老师,要有思想境界,要积极进取,有开拓创新精神,利用课堂这块阵地,传播最先进的科学文化,为祖国和人民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学者,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人格出众、高尚情操的人。要树立崇高的思想境界,以钻研探索的精神激励学生,少喊空话,在教学和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在本学科领域有所作为和成就,让这种精神陶冶学生、激励学生。”
王教授的讲座,通过一个个事例和小故事结合自己从教40年的经验,立足于学校和学院发展的实际,从塑造师德、树立师魂出发,高屋建瓴的将人生修养、学术研究、课堂教学和学生培养等问题有机联系起来,解答了老师们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的一系列困惑,为更好地教好书,育好人提供了很大帮助,也为他们指明了将来的努力方向。其语言平实又不失幽默风趣,报告会掀起一次次热烈掌声,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