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在春意盎然的时节,我们迎来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学院为了营造浓郁的节日气氛,丰富我院女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组织教职工去江西婺源参观学习,山水中放松心情,提升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作为土木人,去婺源切身体味徽派建筑的魅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江西婺源号称“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它最美丽的季节是在3月中下旬。一株株粉红的桃花、洁白的梨花点缀在漫山遍野金黄色的油菜花中,掩映着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很是壮观。春天的婺源,八万亩油菜花绽放芳华,金色的山岗、金色的谷地、金色的田间、金色的河堤。江南春风,暖中带着湿润,温柔唤醒油菜花苞。在群山环抱的开阔谷地间,金黄的油菜花纷纷洒洒地铺展开来,迎面扑来的热情让刚到的我们也受到了感染,干脆扔下背包,在半人高的菜地里纵情奔跑。
油菜花的花形算不上华美,由4枚花瓣、1枚雌蕊、4枚长雄蕊和2枚短雄蕊形成小花朵,和牡丹、菊花放在一起更是不起眼。无论出身或外貌,被当成庄稼来种的油菜花绝对是百花谱上的“草根”阶级。可谁又能忽视“草根”创造的奇迹呢?到了花季,成畦成片的金黄色漫开来,淹没着田野村庄和房屋,把你的心情、思绪都染得金灿灿的。就连潮湿的空气中也仿佛飘满了花粉般质感的微尘,深吸一口气,春的灵气便随着淡淡的油菜花香吸附到我们的身体中,让人感到精神一振。歌德曾在《色彩论》中告诉我们,“黄色是最接近于光的色彩”。在油菜花海里转悠,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再美的人也只能是陪衬,因为你比不过自然的东西。
婺源古民居受徽州文化传统的影响,具有强烈的徽派建筑风格。除了粉墙、青瓦、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等的和谐组合,还讲究自然情趣和山水灵气,自古就有“无山无水不成居”的说法。距今800多年前的一个春日,一位儒雅的壮年男子在婺源老家的书屋中读书。休息的片刻,他眺望窗外,远处潺潺流动的溪水让他若有所思,于是,被后人们熟知的名篇《观书有感》诞生了。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天,我们只能猜想朱熹这位南宋大学者作诗时的情景。也许,正是房前屋后的“活水”激发了他的灵感。婺源民居的前后或侧旁,都会设有庭院和小花园,放上石桌石凳,掘一个水井或鱼池,栽一些花卉果木,甚至还有人专门从附近的山上引泉水到家里的。人和自然就这样在自家的庭院里和谐共处……江西婺源似乎在告诉我们,古朴的村镇和华丽的春天并不矛盾。
?????作为婺源之行活动的延伸,学院还要组织主题摄影比赛,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品味自然与人的和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