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日前,山东省教育工会鲁教工〔2022〕7 号文公布了《关于表扬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女职工集体和个人的通知》,我校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广告学教研室荣获山东省教育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战卫侠、后勤管理处王媛两位老师分别获得山东省教育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荣誉称号;
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广告学专业教研室共14名教师,其中女教师9名,教研室主任为常宁副教授。近年来,广告学教研室女教师们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积极发挥巾帼“半边天”的作用,塑造形成了爱岗敬业的新时代巾帼形象。
她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真爱坚守初心,注重从竞赛、实践等多方面构建专业培养特色。她们承担了教研室65%以上的教学任务,近五年来先后指导学生获得包括大广赛国家级二等奖、学院奖金奖、金犊奖金奖、上海大广节二等奖等在内的奖项500余项。
她们立足“三全育人”工作实际,聚焦新文科建设,用创新诠释责任,推动学科建设与专业优化升级。近三年来先后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市厅级以上课题13项,发表核心论文15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4部,荣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项,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奖4项。2021年以来,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硕士点、网络与新媒体本科专业先后成功获批,为学校传统文科专业向新文科专业转型升级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战卫侠,女,中共党员,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她从教21年,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思想信念坚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始终牢记“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爱岗敬业,教书育人,被授予“山东省教育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校“三八红旗手”、“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治学严谨,锐意创新。为本科生主讲“数控技术与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与PLC”2门专业课程,为研究生主讲“数字信号处理技术”1门课程。她从备课、授课方式、课堂管理、项目讨论指导、课后答疑等各个环节严格要求自己,认真积极的完成每一堂课。主持建设的课程“数控技术与数控机床”先后获评山东省精品课程、山东省一流课程。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优秀共享课程二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校级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
课程育人,敬业爱生。坚持把思想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职业素养、工匠精神、道德品质等思政元素融于课堂教学;将领域的前沿和工程案例充实到课堂中,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及创新热情,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素养。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大赛,近三年获国家级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省级三等奖2项。
科研攻关,硕果累累。她坚持不懈,醉心于科研攻关,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建设部科技攻关项目、省基金项目和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10多项,主持教育厅科技项目1项,获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以及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撰写专著1部。
王媛同志在校工作32年,长期以来主要负责校医院护理、预防保健、医保工作,另兼任护士长和基层妇委会主任。作为一名白衣天使、一名共产党员,她始终本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记树立为师生身心健康服务的思想,认真服务于每一位师生员工,紧紧围绕学校及上级各部门布置的各项任务开展工作。她政治立场坚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业务水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在本职岗位上作出突出成绩,充分发扬了女性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作为校医院医疗防控组成员,她积极组织医护人员防控知识学习培训,指导各部门做好杀菌、消毒及个人防护措施和方法;组织布置隔离区消毒隔离等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疫情期间,王媛同志带领校医院的护士们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工作最基层、奋战在校园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切实履行维护校园公共卫生安全职责,积极落实学校各项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为保卫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筑起了坚固的“防疫墙”!
优秀是旗帜,榜样是力量。校工会妇委会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和正向激励,不断增强广大女教职工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团结动员广大女教职工紧密围绕校党委的决策部署,踊跃投身学校建设发展中,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贡献巾帼力量。(撰稿:宁利红;审核:卢新明、李忠晓、乔海涛、金建英、董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