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妇女工作 >> 服务指南 >> 正文
男人的才华会引来女人的爱慕,而女人的才华引来的却是男人的侧目。这是因为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使得多数男人更在乎自身的优越性。如何让女人因为才华获得独立,而不因为才华陷于孤立?或许,女人的才华应该像陈年的红酒,在恰当的时候温和地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醇。
作为一名女性,每次读到“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时总觉得气愤,常常将其斥为谬论。我之所以这么想,并不是说自己有才,而是总觉得这样评价女性实在太过武断。我是一个喜欢钻牛角尖的人,为此我总是与人争论。我总可以列举出些个备受男人追捧的才女来说服他们,比如唐朝的薛涛。
我义愤填膺地辩着,唐朝女校书薛涛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出淤泥而不染,连杜牧、元稹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薛涛用胭脂染成的信笺为人们津津乐道,能歌善舞,写的边塞诗豪迈中不乏清新,可谓戍边战士的梦中情人。她晚年静心修道,造福人世。这样一个女子怎么能说她无德?一位异性好友镇静地看着我,淡淡地说道,纵然是一代才女,不也摆脱不掉沦为官妓的命运么?纵然是才子慕佳人,不也是明月对空杯,一人终老么。友人如此犀利的语言犹如当头一棒,令我顿时语塞,无以应答。
细想来,薛才女虽然在史册上留下了自己的芳名,成为后来众多官妓、名伶的效仿对象,却改写不了自己孤独一生的历史。我不能说薛涛的一生印证了“女子有才便无德”,却也无从为她辩解。早年薛才女凭着一曲《牡丹》得救于韦皋的赏识,离开了水深火热之地,得以校书之名,却仍是官妓之身。偶遇元稹两情相悦以身相许,无奈对方却是风流成性。被贬去边疆,终遇真心待她之人,却被戍边将军以不忍拖累为由而拒。几经波折遇到才华横溢的杜牧,然时机已过,沧桑之心已没有了年少的热情执著,令杜郎敬而远之。即使她后来用胭脂染做薛涛笺顺流而下,引来的那些个男人多半也是垂涎她盛名之下的花容月貌,最终只有青灯做伴。她的才华给她引来了很多才子过客,却总没有一个可以为她驻足终生。对于韦皋、元稹,薛涛是遇人不淑,至于杜牧是相逢恨晚,令人不解的是那位边疆将军因她的才华拒绝她。虽然戍边之人生死无常,将军可能真怕拖累心上人,可怎能在拒绝时提及她的才华,并把她送回原来的生活。若薛涛只是一个平常女子,将军顾虑的恐怕就没那么多了,即使有顾虑也被弱女子悲惨命运所动容,顺理成章地收留她了。想到这,我已没有了说服他人的信心,尽管我相信这个世界存在着可以欣赏并收留才女的男子。
不甘心之余,我找来先前那位朋友,请教般地询问,男人真心不喜欢才女么?这位男性朋友笑着说喜欢,哪有不喜欢美好事物的道理。但是喜欢有很多的层次,男人对才女的态度与女人对才子的态度有着很大的差异。他玩笑似的拍了拍我的头离去。真是一语道破,想来深受儒家影响的国度,女人的锋芒毕露对于寻常男人是莫大的负担。
男人的才华会引来女人的爱慕,而女人的才华引来的却是男人的侧目。问题就在于“侧目”,他可以是惊喜的爱慕,也可以是惊奇的欣赏。对于大多的东方男人,后者多于前者。多数的男人欣赏女人的才华,却极少因为女人的才华而爱慕她,对于锋芒毕露的女人更是敬而远之。这不能说是东方男人自卑,而是几千年的文化使得多数男人更在乎自身的优越性。而女人的才华往往会令男人感觉到自身的骄傲受到动摇,所以多数的男人更倾向于选择一位寻常女子做伴侣。另外,才女多是冰雪聪明的,男人在跟这类女子交往时,往往会变得小心翼翼。
但新世纪的今天,多半女子是有才的,难道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女性注定“无德”了么,其实不然,为此我特意查阅了一下。也许是这句话流传的时间太久了,原意也逐渐被人们遗忘了,古人最初只是想要告诫世间的女子不要在夫君面前展露过多的才华。由于三从四德的存在,这句话逐渐被人们曲解了,也难怪,在那些年代,能识字吟诗或是载歌载舞的才女,多有段沦为风月的往事,对此我也只能感慨造化弄人。而在现代,“才”对于女人是可多而不可少之物,这与古训并不矛盾,矛盾的是女人该如何展现自己的才华,无论是在世人面前还是在夫君面前。这个世界是挑剔的,女人挑剔,男人也挑剔。如果你不是像张爱玲那样有可以趁早出名的才华,那就不要自作聪明地显露自己。因为你的锋芒会给你带来掌声,但不一定是很多的掌声,更重要的是它会给你带来男人的“侧目”。女人应该因为才华获得独立,但不应该因为才华而被孤立。
在这个追求个性的年代里,多数人急于表现自己,却忘记了酒越存越香的道理。女人的才华应该像陈年的红酒,在恰当的时候温和地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醇,而不是像啤酒一样随时刺激人们的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