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妇女工作 >> 工作动态 >> 正文
一畦韭菜
陈燕
在美国留学期间,认识了一对华人老夫妇,最初到他们家是被邀请去割韭菜。我是山东人,韭菜属家常菜,但是在所处的美国中西部却难以买到,大城市的东亚超市里才有的卖,于是就成了稀罕物。割韭菜不仅意味着能饱口福,也多了一份家乡的味道。
美国人并不像我们一样钟爱韭菜,他们所称的leek最多是一种野韭,在当地的农贸市场上见过,有的更像是香葱(chive),与我们常用来炒鸡蛋、做饺子馅儿的韭菜还是有区别的。来到美国后好长时间几乎没怎么吃到韭菜了,所以一见到老人家的韭菜,亲切感油然而生。
那是在后院草坪边大树下长着的一小畦韭菜,长约一米半,宽约一米。老人的房子是东西向的,面临马路,韭菜畦就在后院最东端也是最隐秘的地方。远望去,韭菜和草坪都绿油油的,成为了一片,路人怎么也不会看出在修葺平整的草坪边还静卧着一个小菜畦,可它已经在那儿有些年岁了。
从与老人的谈话中得知,那畦韭菜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是他用回国时想办法带到美国去的种子繁殖的。年复一年,韭菜一茬接一茬地在美国这片土地上生长着,伴着老人一家经历异国生活的苦与乐,面对事业上的起起伏伏,见证儿女们长大成人和他们日渐老去。虽然老人的肠胃已经不适宜吃这种辛辣蔬菜,但他们一直不忍心将它除掉,反而更加用心地去浇灌、拔草、呵护。老人弄来碎木屑,将菜畦四边嵌起,盖住浮土,看上去就像是为韭菜这幅绿色图画上加上了一个原木色的框,既实用又美观。
“快来割韭菜啊,老乡。”每当韭菜长成了,老人就会打电话通知我们。我们两家确实是老乡,都是山东人。老人具有胶东人特有的创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年纪轻轻的就先去了天津,然后到香港开起饭店成了家,最终拖家带口来到了美国。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老人为了谋生背井离乡,之后便越走越远,回忆起来仍不免长吁短叹。故乡成了记忆,老人在退休后也曾回老家探望。虽然物是人非,自己的儿女也都在国外,但他们叶落归根的愿望一直未泯。
接到老人割韭菜的电话后,我们就会在周末带上女儿来到他们家,一起聊聊天,听听他讲述来美国创业的故事。老人家的餐馆虽然已经转手了,但在他退休前却是所在大学城里最好的中餐馆了,连市长本人也经常光顾。据他讲,把生意做得那么好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店面要干净整洁,这就需要手头勤快,不能偷懒;二是要和美国顾客交朋友,把他们变成回头客,所以口头上也要勤快,礼节不能少,把珍视顾客的心理充分表现出来,让对方感受到。我们虽然不是生意人,但听了老人的讲述,对他的情商和适应力心生敬佩,而他的英语竟是自学的!老人家的孩子们从小就在餐馆里帮忙打点,看到父母创业谋生的不易,也都很懂事,在学习上很刻苦,读完大学后各自成家立业了。
一起来割韭菜的女儿当时才读小学二、三年级,对大人们的谈话内容也许没什么兴趣,但她也会乖乖得坐在一旁听。见到女儿,老人家的老伴笑脸盈盈,用不太容易分辨的香港话招呼说:“快到老奶奶这儿来。”接着牵住女儿的小手,递过来一只会叫的小黄鸭,女儿对这个毛绒玩具爱不释手。我们在割韭菜时,女儿总会在旁边偌大的草地上玩侧手翻(cartwheel),或者骑上芭比滑板车(scooter)在院子里转圈,听到几句表扬后就玩得更起劲,每每满头大汗。现在跟女儿一起回忆起来,在她脑海中老人家的电视似乎永远都定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这也难怪,老人虽然离开中国很多年了,可对国内发展仍是倾心关注、兴奋不已。兴之所至便会感叹,如果他们的儿女中有一人在国内发展,他们便会毅然决然地回国安度晚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老人还曾邀请我们去他家看中央台直播呢。
这不,聊天也聊了,电视也看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割韭菜了…… “多割点儿带回去,给其他中国同学也分点儿,这东西超市买不到。”老人总会这样叮嘱。我们明白老人的心意,但仍会刻意留下半畦不割,因为我们知道,老人另一个中国朋友也喜欢韭菜,朋友忙得没时间来割的时候,老人便会不顾年迈,带上这家乡菜自个儿驱车几十公里给朋友送去。
回国已有几年了,与老人也失去了联系,不知他们是否还健在,现在有九十多岁了吧。每每吃到韭菜,总会想起他们,并在心里为远方的他们祝福。他们送给女儿的那只小黄鸭,我们回国时也带了回来,女儿虽然已经长大不玩了,但小鸭仍然端坐在她房间的书柜上,默默地注视和陪伴她的成长。不知道远在异国的那畦韭菜是否依然葱绿如初?
拥有孩子的学习
孔祥兰张海英
引言: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要善于从点滴小事中教会孩子欣赏真、善、美,远离假、恶、丑。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随时做好教育引导工作”。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家庭教育最深刻最全面的诠释,值得我们每一位父母,每一个家庭深思和学习。
是的,盼望孩子成才、成功是我们每位家长的共同心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如果能够时时处处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分享孩子的成功和喜悦,就像美国人常说的:“拥有孩子的学习”,孩子就会积极主动,信心百倍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当然,这和关注孩子自身成长特点,把握家庭教育的本质规律息息相关。
一、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教子向勤向善,满天都是吉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开始于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开始于儿童对人的道德高尚和伟大的向往”。这需要家长引导孩子从小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正像托尔斯泰所说的:“理想是灯塔,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我们知道,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计划、有目标、有方向;才能有动力、有热情、有兴趣,才能做好,才能成功。
一代伟人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宋代名士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追求,都闪烁着亮丽的人性光芒,都洋溢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家长应教育孩子从小有理想,有抱负,识善恶,辩美丑。孩子才能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才能心怀感恩,报效祖国。
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魅力
英国科学家斯宾塞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品德的形成”。在孩子的品格塑造中,父母起着主导性作用。一代学者胡适曾在《我的母亲》一文中深情地回忆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成就生命,成就人生!
众所周知,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孩子的学习、成长和成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早睡早起,勤劳俭朴,珍惜时间,热爱读书,善于思考,乐于助人……这些习惯的养成需要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需要一以贯之的坚守和自制,更需要学会拒绝和取舍—因为我们现在已进入了高效便捷的读图时代,五彩斑斓的图片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信息让人流连忘返。面对汹涌澎湃的电子浪潮,家庭教育何去何从?这就对每位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欣然接受海量信息的同时,更应该教育孩子学会辨别、分析和选择,更应该教育孩子善于阅读、分析和判断。从而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魅力。
三、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营造和谐的成长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社会都要了解少年儿童,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社会环境”。这里的环境不仅指自然的幽雅和整洁,更多的是人为因素的和谐和安静。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梁启超写给子女的家书,感人肺腑。我们做父母的,能够让孩子沐浴在爱的明媚春光里,徜徉于知识的浩瀚书海中,耳濡目染,都是文明文化;潜移默化,都是真诚善良。这样的环境才能让孩子滋养心灵,陶冶性情;才能让孩子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才能让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著名作家毕淑敏曾有过这样的感慨:“你幼小的时候不能工作和学习,这不是你的过错,而是你的过程;你年老的时候不能创造和奋斗,这也不是你的过错,而是你的必然。”这是一种豁达开朗胸怀,更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视野开阔,明辨事理,是做父母的基本素质。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中,家长给予他什么样的文化教育和熏陶,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性格和品格。因此,愉快的学习环境,和谐的成长氛围,在孩子的生活中至关重要。
四、进行有效的家校联系,构建全面的家教平台
日本作家涛川荣太认为:“教育孩子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仅仅是要对他进行必要的表扬就足够了”。做父母的不仅在家里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更要注重和学校老师联系,充分利用家长会机会,全面,具体,客观,理智的看待孩子的每一次进步和成绩。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引导和暗示作用。
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对孩子的教育尤其如此。做家长的如果和老师共同肯定孩子,欣赏孩子,鼓励孩子,和孩子共同发展,拥有孩子的学习,孩子才能满怀信心,乐观向上地开启心灵的智慧。这样才能充分彰显亲子、亲情、亲密的家庭教育风采,才能构建全面的家教平台。
结语:
当代学者周国平说:“和孩子相处,最重要的原则是尊重孩子。爱孩子是一种本能,而尊重孩子是一种教养”。孩子如果时时拥有父母的欣赏和理解,拥有家庭的尊重和关爱,纯洁的心灵就会更加充盈和饱满,蓬勃的生命就会更加缤纷和灿烂。孩子才会真心快乐,家长才能真正拥有孩子的学习。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更为我们确立了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向。我们做家长的应时时处处教育引导孩子,从小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阅读:为生命寻找出口
阮兰芳
如果梳理我人生的关键词,阅读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阅读在我已经不是简单意义的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工具,它是扶持我踉踉跄跄经历过往的一根拐杖,依仗着它,我艰难地度过童年、青少年和中年,在不同阶段,它都与我联结紧密。
从小生活在乡间,除了自然的长养,对我产生重大影响的便是偶得的书籍。从小到大,父母养活几个孩子已是不易,不曾为我买过什么书,乡间也不大有看书之人。但自识字以来,记忆里便只有对文字的着迷,爱看一切有字的东西。贪恋看书的我常常坐在黄昏的屋外,与日渐褪去的微光争夺时间,眯缝着眼想多抓住几个字。那是点煤油灯的八十年代,天一旦黑尽,看书就只能等到第二天了。我的近视眼跟那时的读书大有关系。
幸运的是我有两个爱看书的亲戚,一个是堂哥,一个是表哥。他们的村子都在数里开外,所以想看他们的书只能等走亲戚。堂哥那会儿在读初中,算得上文艺青年,因为他写诗,这在农村是不多见的。每次跟着奶奶去大爷家,就去堂哥的厢房看书。翻到的大都是诗集,囫囵吞枣地读下去。表哥爱看武侠小说,我二年级时读到的第一部长篇便是从他那里借的,是《薛丁山征西》还是《隋唐英雄传》什么的,要求三日内归还。一回到村子,我便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除了吃饭和睡觉,竟然两天之内翻完了。合上书,逸出的魂魄好像云游一周才回到自己身上,令人恍如隔世。
有时与一篇文章、一本书的相遇非常偶然。一次在茅厕的一堆解手纸里,读到鲁迅的一篇小文章,名为《随便翻翻》。这是我最早接触到的鲁迅的文字。后来有机会系统阅读鲁迅的时候,有心搜寻竟不得,以至于怀疑是年少时记错了。前不久在微信公众号里再次看到,才知记忆并未出错。文中提到的“随便翻翻”的阅读方式对我影响很大,小时候是没有自由选择阅读的可能,长大了则是随性读书,杂书看了不少。至今,还常常是文史哲什么的一把抓,想看什么全凭心情。
也是在早期的阅读中,我逐渐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大概是四年级前后吧,暑假回老家看望奶奶。从同村的小伙伴那里借了一大摞杂志,什么《少年文艺》《儿童文学》之类。这一大堆读物对我实在是太珍贵的精神食粮。一想到还回去就没法看了,很觉得可惜。怎么才能留住这些文字,我想到了抄写。但凡看过觉得不错的字句、段落有时甚至是全文,都一一抄录。整个暑期,我几乎寸步不移地坐在奶奶的堂屋里看书、抄书。外面的太阳照得地面明晃晃的,我的脊背始终挺得笔直。自那之后,便养成了摘抄的习惯。
阅读在我的青少年时期影响重大,是因为童年太过寂寞。在成年包括结婚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曾是农村留守儿童的一员。父亲七十年代前后因为招工进入工矿,一年回来一两趟。我一直跟随奶奶生活,晚上时常梦见父亲回家而高兴地叫出声。三年级后随父亲生活,身处复杂的家庭关系中,加上住房紧张,能够安静看书的时间只有晚上,但也时常因费电遭家人反对。现在想想,自己身心还算健康,生活态度也还积极,最重要的原因,除了身边亲人的适时补位,便是阅读点亮生命的明灯。阅读让我忘记生活的烦恼,写作帮我疏通心灵的郁结。
自从离开奶奶跟随父亲生活,我便学会了写信、写日记。在委屈时,也只能偷偷躲进自己的小屋,一边抹泪,一边写那无谓的日记,那成了自我救赎的唯一的姿势。但那何尝不是在为生命寻找出口呢?就像打洞的老鼠,通过透气的小孔,免于艰难的呼吸,所谓兴趣之类大抵如此。沉浸于书本、绘画、弹琴与唱歌之中,是释放,是愉悦,也是将我们稍稍带离现实的一种通道,也正是这些略显奢侈的轻盈的东西体现了生命的飞扬。
多年的阅读,养成了我敏感多思的习惯。关注自己的心灵,也关注外在的世界。在遭遇心灵危机的时候,我习惯求助的也还是书籍。在阅读中寻求释放,也寻求启悟。与书相对的时光,真是美好的时光。
有孩子之后,我也在思考:除了一副健康的身体,最想留给孩子的是什么。阅读是我希望她收到的最美的礼物,因为阅读是我们在幽暗的日子向外界张望的出口,也是带来愉悦和飞扬的生命之光。生命力旺盛的人有着原始的泼辣和先天的无畏,具备生命自燃的巨大能量;绝大多数人则更依赖外来的触媒,因此有人为他“点燃一根火柴”显得尤为重要,相对而言,阅读不那么依赖外在环境,却是滋长内在力量最重要的方式。
因此,我花了很多的时间陪伴孩子读书。从她一岁半开始,几乎每天都给她念书,从最初的绘本到桥梁书、童书,购书的开支几乎超过了给自己买书。遇到孩子喜欢的故事,她会要求你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口干舌燥;有时你一边读,她一边玩,你以为她不在意,于是不动声色地跳读,绕读,或回读,小孩总会立刻发觉。有时也会乘机跟她讨价还价,读一本她喜欢的,读一本自己喜欢的。读自己喜欢的书会更容易读进去,有时还偶有创造。比如,读谢尔·希尔弗斯坦的《失落的一角》时,我将一边滚动一边快乐地寻找“失落的一角”唱的歌自编成曲,每次重读还能保持固定的唱腔;读任溶溶老先生翻译的《城里最漂亮的巨人》也是如此,好心眼巨人每帮助一次小动物,他就少了一件身上的披挂,但依然唱出他助人的快乐。
为孩子朗读的第一本长篇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前后读了半年,读到最后巴学园消失在二战的战火中,不由悲从中来。《绿山墙的安妮》读到马修被击倒的那一章,更是伤恸得无法自抑。《夏洛的网》《柳林风声》《昆虫记》《名人传》等经典好书大都是通过临睡前的朗读不动声色地塞给孩子的。当然,也有很多令人愉悦的朗读体验,从最早的《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到儿童哲学智慧书系列,从《我和小姐姐克拉拉》、《小王子》到《最后的獒王》,有趣的阅读让生活焕发生气和愉悦。正是在记录每日共读的那个暑假后,孩子开始了独立阅读。她能够自己读书,我也有时间看自己想看的了。常常,我们窝在沙发里,或者临睡前并肩靠坐在床头,各人手捧一本书,相安无事地阅读。读到好玩的地方,忍不住笑出声,彼此分享,度过了很多安宁美好的时间。
我常想,我们如若一直保持彼此分享的阅读和乐趣,那该是多么好的事啊。当岁月更迭、人世变幻,我们就不会失散了彼此。在书籍氤氲的时空里,我们始终是彼此温暖的邻人和朋友。人生有这样的出口,风雨再来,又有何惧?
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刘心芝
从开始识字起,我就清晰记得每年春节家里的大门上总会有一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对联。而且我们的总与别人家的不同,每到过年,我就在大街小巷穿来穿去,认真朗读每家每户门上的春联,有写“家居宝地,人财兴旺”,有写“岁岁平安,财源滚滚”的,等等。大部分人家的对联都是集市上买来的印刷体作品,我们家的则不同,对联的书写人是我的外祖父,而我俨然像个小书童,负责研墨、裁纸、安排好地方晾干,然后再去送给对应的人家。外祖父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上过中学的文化人,是县城里出名的“农民书法家”,在十里八乡的各个村社中也是小有名气。这幅影含家庭风气和教养的对联是他最喜欢的内容,而我和寄居在外祖父家的其他几个表兄弟表姐妹也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中渐渐长大。一副对联,是春节辞旧迎新的美好寓意,也是家风世代传承的真实见证。
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朴素的家训家风中饱含父母前辈的期盼,教导我们为人不要计较,相处不怕吃亏,读书不敢懈怠,做事不畏艰苦。其实在农村中,这样富有浓厚文学气息的对联我们并不常提起,读书不多的他们也深知身教重于言行的道理。“忠厚”二字是我们整个家族家庭成员最真实的写照。父母的一言一行告诉我们为人要忠实,厚道,有教养,厚道做人,踏实做人。作为高校学工战线的一名新兵,在处理纷繁复杂的学生事务时我也一直坚守这样的理念。就这样,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真正站着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成为厚道做人、知难而上的精神延伸。不知不觉中,我也就成了学生口中的“知心姐姐”,谈心聊天,无话不说。
时间从指缝中溜走,自己已从一个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小姑娘步入而立之年,与爱人组建家庭后也在满怀期待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闲下来的时候自己会思考我能培养好一个孩子吗,我会是一个称职的母亲吗?有这样的忧虑是因为我清楚的知道母亲其实是一个家庭的灵魂,是家风的践行者和执行者,而真正决定孩子教养的是家风,并不是家境。我们常说,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为他们比任何一位学校的老师陪伴在孩子周围的时间都来得更早也更长,父母的一言一行更是会深刻影响孩子的思维与观念。所以,想到这些,我在为有“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优良家风而自豪的同时,也会坚定决心努力去剔除自身的杂质,以优良的品德,忠厚的为人为孩子、为家庭培树可以传承并受用一生的家风和教养。
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国风清。当先辈留给后人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优良家风成为每一个家庭所有成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核心价值观时,成功的家庭教育便由此开始,而我们的国民素质也会逐渐提升。传承家风,风清气正,让我们从家出发!